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和馬來西亞原子能許可證審批局在日本財政捐款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個可出借的輻射探測設備庫,以此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大型公共活動的核安保培訓和探測能力提供支持。這是原子能機構促進建成的第一個核安保設備庫。
根據該協議的條款,原子能機構將在馬來西亞原子能許可證審批局運營的馬來西亞核安保支持中心配置人體輻射探測器、放射性核素識別裝置和背包式輻射探測器。這些設備用日本向原子能機構核安保基金提供的捐款購買,將為該地區的核安保能力建設和探測能力提供支持。
馬來西亞核安保支持中心和原子能機構將使用這些設備對海關工作人員、執法人員等一線官員進行輻射探測技術方面的培訓,以加強專家們對核安保輻射探測設備進行校準和維護的能力;還將出借設備支持大型公共活動的探測能力,以防止使用放射性物質的恐怖主義襲擊。
“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質丟失或被盜可能意味著國家設施或邊界存在薄弱之處,而這類設備正是探測此種物質的關鍵。”原子能機構核安保處處長拉賈·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賈·阿德南說,“這個輻射探測設備出借庫是體現國際合作(在本例中為原子能機構、馬來西亞和日本之間的三方合作)如何能夠加強核安保的一個之間開展實例。”
阿德南代表原子能機構和馬來西亞原子能許可證審批局局長Mohd Pauzi Mohd Sobari于9月在原子能機構第六十四屆大會期間舉辦的一個虛擬儀式上簽署了該協議。
“具備了這種加強的技術能力,我們期待利用我們的國家能力和汲取的經驗教訓來加強該地區核安保的協調實施。”Mohd Sobari在位于吉隆坡的馬來西亞原子能許可證審批局總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