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888u4"><menu id="888u4"></menu></menu>
  • You are here

    保障始于設計

    在設計核設施時就考慮保障

    Jeremy Whitlock

    原子能機構的一名核保障視察員正在檢查監視攝像機,這是在設計或改造核設施時考慮的一種措施。(圖/國際原子能機構)

    隨著最新的創新和技術不斷帶來新的可能性,經驗表明,從一開始設計核設施時就考慮保障是最有效的。所謂“保障始于設計”的概念在規劃階段,即在開始建造或改造核設施之前,就考慮保障要求。

    原子能機構資深保障分析員Traci Newton說:“在設計和建造過程初期就確認保障措施,有利于利益相關方就設施運行與適用的保障措施進行對話。”“保障始于設計”的目的是便利制定核查方法,以盡量減少對營運者的影響,同時不降低保障活動的有效性和原子能機構為核查目的對設施的訪問。Newton說:“‘保障始于設計’通過幫助原子能機構優化保障的實施,提高保障措施的效率。”通過對預期的核查活動進行規劃,可以將設施設計成最大限度地減少視察員可能受到的輻射照射,加強對保障設備的維護接觸,確保現場遠程數據傳輸的能力,以及緩解可能破壞設施正常運行的事件的影響。

    例如,在設計乏燃料貯存設施時,必須考慮實施原子能機構封記措施,以便在開展保障活動時對接受視察設施未來幾年的運行干擾最小。此外,早期規劃可以將靈活性納入設施基礎結構中,以支持未來的技術創新,這對營運者和原子能機構實施保障都有利。

    “保障始于設計”要求設施設計者對保障措施要求有詳細的了解。因此,原子能機構實施“保障始于設計”的關鍵目標之一是提高核監管機構和研發界對此類要求的認識。

    未來反應堆的“保障始于設計”

    原子能機構已出版一套由七部分組成的導則叢書,以反映“保障始于設計”概念在從初始規劃和設計到建造、運行、乏燃料管理和退役等核燃料循環所有方面的應用。這套叢書為決策者、設計者、設備供應商和潛在采購者提供建議,同時還考慮與設計核設施有關的經濟、運行、安全和安保因素。

    小型模塊堆提出了新的反應堆設計、燃料工藝和供應安排,為應用“保障始于設計”概念提供了新的機會。小型模塊堆由于建造時間較短,適應性較強,且具有固有的安全特性,因此為擴大核能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在這些新反應堆的整個開發過程中,都要考慮保障規定,從而無需在建設完成后再進行逐步修改。

    “根據與原子能機構簽訂的全面保障協定,一國所有核反應堆,包括小型模塊堆,無論其規模或技術如何,都需要接受保障。”Newton說,“通過在反應堆設計早期階段與原子能機構合作,可以將保障考慮因素嵌入反應堆的設計和規劃中,這樣就可以最有效和高效地進行核核查,給營運者帶來最小的負擔。”

    原子能機構通過其“成員國支助計劃”參與“保障始于設計”討論。“成員國支助計劃”使有關國家、反應堆設計者和原子能機構之間能夠公開交流設計信息。原子能機構還通過小型模塊堆監管者論壇與其他利益相關方合作。小型模塊堆監管者論壇將核安全和核安保專家聚集在一起,討論與小型模塊堆監管相關的挑戰,并分享經驗。

    一些國家正在建設或計劃建設小型模塊堆,還有許多國家對建設小型模塊堆表示感興趣。為響應應對挑戰和促進小型模塊堆及時部署的請求,原子能機構于2021年設立了原子能機構小型模塊堆及其應用平臺,作為一站式服務平臺,在小型模塊堆方面提供原子能機構全方位支持和專門知識,從技術開發和部署到核安全、核安保和核保障。

    Newton說:“原子能機構的‘保障始于設計’活動將確保原子能機構隨時準備在新建或升級的設施,特別是在小型模塊堆中實施有效和高效的保障。

    2022.10
    Vol. 63-3

    保持互動

    通訊

    午夜爱爱爱爱爽爽爽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