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888u4"><menu id="888u4"></menu></menu>
  • You are here

    核與氣候智能型農業解決方案如何幫助減緩氣候變化

    Emma Midgley

    氣候智能型農業涉及監測土壤濕度,并提供了應對這一挑戰的解決方案。(圖/AdobeStock)

    由于氣候變化,全球糧食安全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在世界各地,由于干旱和惡劣天氣事件的加劇,以及人類活動導致土地和土壤退化,農業糧食系統正面臨巨大挑戰。目前,農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全球對糧食的需求卻在不斷增長。

    核科學及相關技術在幫助農民采用氣候智能型農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氣候智能型農業是一種通過采用農業實踐和技術來管理農業糧食系統的綜合方法,可用于可持續地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收入、適應氣候變化和增強抵御氣候變化的能力以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減少饑餓和營養不良,原子能機構提供氣候智能型田間試驗研究和數據,并創建模型,為適應不同受影響地區的耕作制度提出建議。
    國際原子能機構水土管理和作物營養專家Mohammad Zaman

    原子能機構通過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糧農核技術聯合中心,支持核科學和核技術在全球農業糧食系統中的發展、轉讓和應用,以促進動物營養和動物健康;通過植物營養和養分循環提高作物生產力和農場生態系統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壤侵蝕和土地退化;改善土壤健康;增加生物多樣性和作物產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水效率;追蹤農業和工業污染物并評估它們對作物生產和環境可持續性構成的威脅。

    原子能機構水土管理和作物營養專家Mohammad Zaman表示:“為了減少饑餓和營養不良,原子能機構提供氣候智能型田間試驗研究和數據,并創建模型,為適應不同受影響地區的耕作制度提出建議。”

    通過提高農田作物產量,農民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同時避免森林砍伐、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以及土壤和水資源枯竭。一種解決方案是利用氮-15穩定同位素技術測量植物吸收氮的情況,氮是植物實現最佳生長的主要養分之一。這樣,農民就能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使用少量的氮肥,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作物產量。

    在原子能機構最近的一個項目中,布隆迪、中非共和國、加納、尼日利亞、盧旺達、津巴布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農民通過采用氣候智能型農業實踐,將木薯產量提高了一倍至兩倍。

    “每個來我農場參觀的人,看到我種植和生產木薯的方式,都會感到興奮。”2016年開始使用核科學強化方法種植木薯的布隆迪農民 TheogeneNtakarutimana說,“我以前的產量很低,每公頃大約11噸,但由于采用了強化方法,產量增加到了每公頃30噸,有時甚至達到33噸。”

    通過參與該項目,農民們接受了如何使用氮-15(一種穩定的氮同位素)測量木薯作物對施用氮肥的吸收情況并跟蹤氮肥吸收量的培訓。同時,他們還學習了利用同位素技術精準確定木薯作物水分需求,以及病蟲害管理和土壤改良技術。

    氣候智能型農業涉及監測土壤濕度,并提供了應對這一挑戰的解決方案。濕度傳感器可為農民提供重要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用水。在最近的埃塞俄比亞項目中,人們利用宇宙射線中子傳感器測量土壤濕度。傳感器可收集射入的宇宙射線,提供可供農民使用的數據。在納米比亞,原子能機構一直幫助農民應用精確的滴灌技術,將用水效率提高了80%,同時繼續提高作物產量。

    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項目正在幫助146個國家通過在植物育種、動物生產、 食品安全、健康和蟲害防治方面應用核技術,解決適應氣候變化的問題。

    2024.09
    Vol. 65-2

    保持互動

    通訊

    午夜爱爱爱爱爽爽爽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