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容量和永久關閉。2021年,十座反應堆(8.7吉瓦(電))被永久關閉。例如,中國臺灣的國圣1號機組(沸水堆,985兆瓦(電))關閉。巴基斯坦的第一座核動力堆卡拉奇核電廠1號機組(加壓重水堆,985兆瓦(電)),50多年前并網,運行45年后退役。俄羅斯的庫爾斯克1號機組(輕水冷卻石墨慢化堆,925兆瓦(電))關閉。德國的三座反應堆 —?布羅克多夫(壓水堆,1410兆瓦(電))、格羅恩德(壓水堆,1360兆瓦(電))及?貢德雷明根C號機組(沸水堆,1288兆瓦(電))和英國的三座反應堆 — 鄧杰內斯氣冷反應堆B-1號機組(氣冷堆)和B-2號機組(各機組545兆瓦(電)),以及亨特斯頓B-1號機組(氣冷堆,490兆瓦(電))— 全部關閉,六座反應堆共計約5.1吉瓦(電)。
在運反應堆類型。截至2021年底,在運核電裝機容量中,89.9%是水慢化冷卻堆、6.2%是重水慢化冷卻堆、1.9%是輕水冷卻石墨慢化堆,1.6%為氣冷堆。剩余0.4%是總容量為1.4吉瓦(電)的液態金屬冷卻快堆。2021年期間,還包括中國的模塊化高溫氣冷堆石島灣1號機組,這是新一代模塊化高溫氣冷堆的一部分,總容量為200兆瓦(電)。
非電力應用。2021年,10個國家的61座核動力堆提供了2167.2電熱當量支持核能的非電力應用。這種非電力應用89%以上用于歐洲,54座反應堆的核電裝機容量為40.6吉瓦時,共產生了3007.4吉瓦時的電熱當量,用于支持地區供熱及工業過程供熱。剩余11%產于亞洲,七座反應堆共4.5吉瓦時的核電裝機容量共生產249吉瓦時的電熱當量,用于支持海水淡化和工業過程供熱。
運行壽期。全球637座反應堆逾67年的累計運行經驗超過19 170堆年,這些反應堆分布在35個國家,總容量為485.4吉瓦(電)。其中,容量為95.8吉瓦(電)的199座反應堆已被永久關閉。
在運反應堆總裝機容量中,超過66%(257吉瓦(電),289座反應堆)已運行30年以上。23%的全球在運核電裝機容量(91.2吉瓦(電),117座反應堆)已服役40年以上,且有1.9%核電裝機容量(7.3吉瓦(電),13座反應堆)已運行超過50年。核電廠的老化突顯出,需要新增或升級核電容量來補償預定的退役,并為可持續性和全球能源安全及氣候變化目標作出貢獻。電力公司、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正在投資全球越來越多核動力堆的長期運行和老化管理計劃,以確保其可持續運行并向新裝機容量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