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機構第六十六屆年度大會閉幕,大會通過了關于核安全和輻射安全、核安保、加強原子能機構保障的有效性和提高其保障的效率以及原子能機構在核科學、技術和應用領域的工作及其技術合作活動的各項決議。
大會每年在維也納舉行,是原子能機構的最高決策機構,并審議與原子能機構正在進行的工作、預算和優先事項有關的事項。今年,2500多名與會者親自到場出席了大會,其中包括來自原子能機構175個成員國中153個國家的代表,以及來自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媒體的代表。
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周一在其開幕詞 中說,原子能機構正在幫助各國應對當今一些最大的全球性挑戰 — 成員國正在利用核科學和技術的好處來更好地準備應對下一次人畜共患疾病的暴發;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改善食品和水安全;抗擊癌癥;以及清理海洋。
格羅西先生強調,烏克蘭的核安全和核安保是原子能機構的首要任務,炮擊使烏克蘭的扎波羅熱核電廠處于危險之中,并多次中斷了其外部電力供應。總干事建議盡快建立一個核安全和核安保保護區,以確保該電廠的物理完整性。這一建議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支持。
格羅西先生在講話中強調了核能在幫助各國滿足其能源需求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生存危機”方面的作用。他說,氣候危機和能源危機促使更多國家將核電作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原子能機構已將其到2050年的核電容量潛在增長的年度預測上調。在未來兩個月,原子能機構將與美國一起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主辦21世紀的核電部長級國際會議,并參加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氣候公約”第二十七屆會議)。
格羅西先生還談到了原子能機構的幾項倡議,包括支持各國增加獲得癌癥護理機會的“希望之光”,以及幫助各國循環利用和追蹤塑料污染的“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他強調了原子能機構的技術合作計劃的進展、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開展的合作,以及正在進行的核保障防擴散活動。
大會核準了《國際原子能機構2021年財務報告》和2023年預算。
原子能機構的決議和決定將為原子能機構開展下一年的活動提供指導。這些決議和決定一旦出臺,將在此公布。
截至第六十六屆大會結束,有87個成員國對2023年技術合作資金作了認捐。對2023年技術合作資金指標的認捐總額為32 878 492.00歐元(占該指標的35.51%) — 為截至任何一屆大會結束時認捐的最高百分比和最高金額。
大會選舉了11個國家擔任由35個成員組成的原子能機構2022-2023年度理事會理事國。新當選的理事會理事國有:巴西、保加利亞、哥斯達黎加、丹麥、肯尼亞、納米比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土耳其和烏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