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嚴重熱浪過后,異常大的季風降雨和迅速融化的冰川在巴基斯坦引發了歷史性洪水泛濫。8月,該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到8月底,該國三分之一的地區被淹沒。除了慘痛的生命損失外,還有大量人員流離失所,經濟損失估計超過400億美元。農業特別容易受到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并承受短期和長期后果,如收成和牲畜損失、疾病暴發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和灌溉系統毀壞。
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共同努力,與巴基斯坦政府、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以及主要的國家農業和獸醫機構進行了密切磋商,以制定一攬子應急支助措施,協助該國應用核科學更好地了解洪水對土壤、農作物的影響以及對動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疾病潛在傳播的影響。一攬子措施包括提供科學設備、試劑和培訓。
“巴基斯坦的洪水泛濫只是未得到緩解的氣候變化的最新影響,雖然現在要阻止這些洪水已經太遲,但要阻止情況惡化還不算太晚。”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糧農核技術聯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營養科科長Lee Kheng Heng說。原子能機構通過其技術合作計劃,一直在協調提供設備,以測量受淹土壤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如pH值、電導率和營養水平,而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聯合中心正在提供使用這些設備的技術專門知識。
洪水正在影響農民播種和為今后季節準備耕地的能力。“洪水攜帶著營養物和沉積物,當這些物質沉積在洪泛平原上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這些物質也會被沖到下游。”Heng說,“受淹土壤通氣性差,會使土壤和植物發生許多變化,對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尚不清楚洪水退去后,巴基斯坦農田的情況如何。當地專家可以利用核技術衡量這種情況,并尋求改善肥力的方法。”
巴基斯坦與原子能機構的密切合作由來已久。自1972年以來,巴基斯坦農業和生物核研究所一直負責利用植物突變育種引進許多糧食和經濟作物。植物突變育種是一種核技術,通過對種子輻照,促使其發生自發遺傳變異,培養更高產和氣候適應性更強的作物。通過幾十年的培訓和伙伴關系,該國也發展了測量土壤肥力的專門知識,但缺乏應對這種規模危機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