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說,烏克蘭今天告訴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哈爾科夫市一個生產醫用和工業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新核研究設施被炮擊損壞。國家核監管機構說,這一事件沒有導致該場址的輻射水平有任何增加。
該設施位于烏克蘭東北部,用于研發和放射性同位素生產。總干事說,由于該設施中的核材料始終處于亞臨界狀態且放射性物質存量非常低,原子能機構的評定確認,向原子能機構報告的損壞不會產生任何放射性后果。
然而,周日的事件再次突顯了這次武裝沖突期間烏克蘭核裝置所面臨的危險,增加了原子能機構旨在確保該國核安全和核安保的倡議的緊迫性。
“現在已經發生了數起損害烏克蘭核場址安全的事件,”格羅西總干事說。
2月27日,烏克蘭說,導彈擊中了首都基輔一個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的場址,但沒有發生放射性物質釋放。此前一天,哈爾科夫附近一個類似處置設施的電力變壓器遭到損壞。3月4日,在該場址被俄羅斯軍隊占領后,烏克蘭說,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培訓中心被一枚炮彈擊中,造成起火,但后來被撲滅。
此外,監管機構說,與東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使用一類至三類輻射源的企業和機構(包括該市腫瘤中心)仍然不能進行通訊。因此,無法確認這些源的安全和安保。如果不妥善地予以保護和管理,這種放射性物質會對人們造成嚴重傷害。
“我們必須采取行動,幫助避免在烏克蘭發生可能對公眾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后果的核事故。我們等不起,”格羅西總干事說。
為幫助保護該國的核設施,他已表示準備前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以確保沖突各方對所有烏克蘭核電廠的安全和安保做出承諾。
“我說過,我愿意前往切爾諾貝利,但也可以是任何地方,只要能促進這一必要和緊急的行動,”他今天在 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 上表示。
在切爾諾貝利,這個1986年事故的發生地自2月24日以來處于俄羅斯軍隊控制之下,當前值班的大約210名技術人員和警衛人員仍然無法輪換,監管機構說。同一批工作人員現已在該場址工作了12天。
格羅西總干事一再強調讓運行人員能夠休息的重要性,如此方能安全可靠地開展其重要工作。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是,烏克蘭監管機構今天還通知原子能機構,目前無法向扎波羅熱核電廠提供零部件或藥品。此前一天,該國曾說,電廠管理層目前受命于控制該場址的俄羅斯軍隊指揮官。但監管機構補充說,電廠人員能夠輪換。
總干事重申,讓運行人員服從俄羅斯軍事指揮官的領導,這違反了核安全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支柱。
關于烏克蘭核電廠的狀況,監管機構表示,該國15座反應堆中有八座正在運行,包括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