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了解有關原子能機構工作的更多信息,請注冊獲取我們的每月動態,其中包含我們最重要的新聞、多媒體和其他信息。
本圖顯示的是使用空間分割放射療法對一個大體積腹盆腔轉移性腫瘤進行照射。紅色“氣泡”代表直接殺死腫瘤細胞的高輻射劑量。在范圍較大的紅色圓圈中,紅色氣泡周圍區域受到較低劑量的影響,引發了免疫反應,進一步殺死腫瘤。(圖/美國創新癌癥研究所Naipy Perez)
癌癥一直是人類關注的問題。這種疾病在化石和木乃伊中顯而易見,存在于歷史著作中,并且可以從我們的祖先那里傳下來。事實上,有記錄以來最古老的癌癥病例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古埃及,在一個有170萬年歷史的人類化石趾骨上發現了一個惡性腫瘤。今天,科學家們正在開發新的癌癥治療形式,如放射治療,以對抗這種疾病。
放射治療涉及從射束發生器或放射源輸送電離輻射,瞄準和殺死癌細胞。為了減少損害周圍健康組織的風險,人們正在開發新技術以提高放射治療的精確性。
乘著21世紀技術創新的浪潮,立體定向體外放射治療、空間分割放射治療和人工智能等工具和技術正在使治療更加有效和高效,并減少副作用。
立體定向體外放射治療(SBRT)是一種新興先進治療技術,它以高精確度和非常高的輻射劑量瞄準腫瘤。這種給藥方法限制了對周圍健康組織的影響,從而減少了副作用的可能性。因此,它為許多腫瘤類型,包括肺、肝、腦和胰腺部位病例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治愈性療法或有價值的替代療法。
原子能機構正在通過協調研究項目和技術合作項目,幫助一些國家實施這種治療技術。其中一個項目致力于研究立體定向體外放射治療在無法手術的肝細胞癌病例中的有效性,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也是第六大常見的癌癥類型。
參與立體定向體外放射治療項目的原子能機構放射腫瘤學家LisbethCordero說:“我們預計這個項目的結果將對當前的治療標準產生影響,并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有意義。”
空間分割放射治療(SFRT)是一種放療技術,它可以在大體積腫瘤中輸送相對較高但不同的輻射劑量,同時保護周圍的健康器官。其中一種技術是網格放療,利用一個有許多小孔的實體塊,使腫瘤接受高低劑量的輻射組合。另一種技術是點陣放療,使用計算機模型達到類似的效果。
“研究表明,當空間分割放射治療應用于大體積腫瘤時,療效非常好。”Cordero說,“雖然空間分割放射治療已使用一段時間,但現在技術的進步使得這種放療技術的應用更加安全。”
2020年4月,原子能機構啟動了一項關于空間分割放射治療用于肺癌和宮頸癌姑息治療療效的協調研究項目。該項目正在研究利用空間分割放射治療改善患者對姑息放療的反應。姑息放療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并延緩疾病的發展。
放射治療如何變得日益具有創新性的另一個重要例子是人工智能的應用。 使用人工智能的工具能夠提高放射治療的效率、準確性和質量保證。這種工具可以應用于患者治療的所有階段,從診斷到治療和隨訪,帶來前所未有的自動化改進。
“在醫療保健領域,人工智能已在包括疾病檢測在內的各種子領域中嶄露頭角。這既包括醫學成像,也包括數字病理學,以及醫療保健服務物流和癌癥治療的優化。”加拿大瑪格麗特公主癌癥中心醫學物理學主管JanSeuntjens說。
原子能機構放射腫瘤學家KamalAkbarov說,通往人工智能工具的臨床實施之路并非沒有障礙。他解釋說,前面仍有一些挑戰,使許多人工智能工具處于概念驗證階段,離臨床采用還很遠。盡管如此,但目前的研究和商業供應商越來越多的興趣顯示了人工智能工具在放射治療中的潛力。原子能機構于2021年10月舉行了一次專家會議,討論核技術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包括放射治療。
此外,原子能機構和歐洲放療和腫瘤學會(ESTRO)之間的一個聯合項目計劃于2022年開始,內容是在人工智能支持的臨床環境中的放射治療輪廓勾畫技能。該項目將考慮人工智能是否可以通過實現更快的治療規劃,幫助重新分配衛生工作人員的工作量。